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研究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为合理定位广东科学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与思考
 
  近年来,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生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有力撑起广东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广东提质增效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国内外比较,综合分析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征
  (一)总量不断扩大,企业不断增强。按照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标准测算,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注为19551.98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8353.7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4.3%提高到2015年的26.9%,提升了2.6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10.0%,高出GDP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广东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占比提升,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越50%,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广东进入服务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表1 2011-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 年份 | 
			总量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比重(%) | 
		
		
			| 占GDP | 
			占服务业 | 
		
		
			| 2011 | 
			13043.09 | 
			10.4 | 
			24.5 | 
			53.3 | 
		
		
			| 2012 | 
			14515.87 | 
			10.9 | 
			25.4 | 
			53.6 | 
		
		
			| 2013 | 
			16194.34 | 
			9.5 | 
			25.9 | 
			53.1 | 
		
		
			| 2014 | 
			17621.58 | 
			9.0 | 
			26.0 | 
			53.0 | 
		
		
			| 2015 | 
			19551.98 | 
			10.1 | 
			26.9 | 
			53.1 | 
		
	
 
 
  (二)结构不断优化,提质增效显著。广东加大产业结构升级的力度,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下降。2015年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3%、1.4%、1.1%,比2010年提高了1.9个、0.4个、0.2个百分点;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业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2015年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0.3个和0.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的增强。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2015年交易额达到32022.08亿元,增长29.6%,“互联网+”助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比重从2010年的45.4%提升到2015年的50.6%,五年间提升了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0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占比的提升,50%是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贡献的。
 
表2 2010-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单位:%
	
		
			| 行业分类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 生产性服务业 | 
			24.3 | 
			24.5 | 
			25.4 | 
			25.9 | 
			26.0 | 
			26.9 |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1.0 | 
			1.0 | 
			1.1 | 
			1.2 | 
			1.3 | 
			1.4 | 
		
		
			| 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2.7 | 
			2.6 | 
			2.7 | 
			2.7 | 
			2.8 | 
			2.8 | 
		
		
			| 信息服务 | 
			3.0 | 
			2.9 | 
			3.0 | 
			2.9 | 
			2.9 | 
			3.1 | 
		
		
			| 金融服务 | 
			4.4 | 
			4.0 | 
			4.1 | 
			4.5 | 
			4.5 | 
			6.3 |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0.1 | 
			0.2 | 
			0.2 | 
			0.2 | 
			0.2 | 
			0.2 | 
		
		
			| 商务服务 | 
			2.9 | 
			3.1 | 
			3.2 | 
			3.2 | 
			3.3 | 
			3.0 |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0.9 | 
			0.9 | 
			1.0 | 
			0.9 | 
			1.0 | 
			1.1 | 
		
		
			| 批发经纪代理服务 | 
			5.5 | 
			6.0 | 
			6.4 | 
			6.7 | 
			6.4 | 
			5.2 |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3.3 | 
			3.2 | 
			3.3 | 
			3.2 | 
			3.2 | 
			3.2 | 
		
	
 
 
  (三)贡献率不断提高,拉动力不断增强。广东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动力转换和模式转变。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比2011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广东经济起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平均拉动GDP增长达2.5个百分点。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0.4%提高到2015年的13.3%,拉动GDP提升了1.0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撑了广东经济增长。
 
表3 2011-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
                                                                                 单位:%
	
		
			| 行业分类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生产性服务业 | 
			25.3 | 
			32.5 | 
			28.2 | 
			29.4 | 
			32.4 |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0.9 | 
			1.3 | 
			2.2 | 
			2.1 | 
			2.5 | 
		
		
			| 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3.3 | 
			4.8 | 
			3.2 | 
			4.3 | 
			2.0 | 
		
		
			| 信息服务 | 
			5.3 | 
			4.0 | 
			1.4 | 
			3.4 | 
			3.9 | 
		
		
			| 金融服务 | 
			0.4 | 
			4.1 | 
			7.6 | 
			4.9 | 
			13.3 |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0.4 | 
			0.5 | 
			0.5 | 
			0.5 | 
			1.5 |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0.3 | 
			0.2 | 
			0.3 | 
			0.2 | 
			0.2 | 
		
		
			| 商务服务 | 
			3.5 | 
			3.6 | 
			2.9 | 
			4.5 | 
			3.0 |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1.3 | 
			1.4 | 
			0.3 | 
			1.0 | 
			2.0 | 
		
		
			| 批发经纪代理服务 | 
			7.0 | 
			9.5 | 
			7.4 | 
			5.7 | 
			1.3 |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3.0 | 
			3.2 | 
			2.4 | 
			2.9 | 
			2.6 | 
		
	
 
 
  (四)集中度高,广州、深圳起支撑作用。广州、深圳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龙头,高度集中丰富的科技资源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的重要基地。2015年,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占全省的33.9%,深圳占27.8%,广州、深圳合计占全省的61.7%。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优势也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其区位商分别为1.47、1.25,其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均小于1,目前不具有区位优势。
 
表4 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份额占比前十个市
	
		
			| 地区 | 
			各市所占份额(%) | 
			累计份额(%) | 
			排位 | 
		
		
			| 广州 | 
			33.9 | 
			33.9 | 
			1 | 
		
		
			| 深圳 | 
			27.8 | 
			61.7 | 
			2 | 
		
		
			| 东莞 | 
			7.8 | 
			69.5 | 
			3 | 
		
		
			| 佛山 | 
			6.0 | 
			75.5 | 
			4 | 
		
		
			| 中山 | 
			3.0 | 
			78.5 | 
			5 | 
		
		
			| 惠州 | 
			2.5 | 
			81.0 | 
			6 | 
		
		
			| 珠海 | 
			2.4 | 
			83.4 | 
			7 | 
		
		
			| 茂名 | 
			2.1 | 
			85.5 | 
			8 | 
		
		
			| 湛江 | 
			2.1 | 
			87.6 | 
			9 | 
		
		
			| 江门 | 
			1.8 | 
			89.5 | 
			10 | 
		
	
 
 
  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占比达40.4%。位居前10位的珠三角有5个市,其占服务业的比重均大于50%,东翼有汕头,西翼有湛江、茂名,山区市有清远、韶关。
 
表5 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前十个市
	
		
			| 名称 | 
			占GDP比重(%) | 
			占服务业比重(%) | 
			排位 | 
		
		
			| 广州 | 
			40.4 | 
			60.2 | 
			1 | 
		
		
			| 深圳 | 
			34.2 | 
			58.2 | 
			2 | 
		
		
			| 东莞 | 
			26.7 | 
			50.3 | 
			3 | 
		
		
			| 珠海 | 
			25.4 | 
			52.8 | 
			4 | 
		
		
			| 清远 | 
			22.2 | 
			47.3 | 
			5 | 
		
		
			| 中山 | 
			21.8 | 
			50.0 | 
			6 | 
		
		
			| 韶关 | 
			21.0 | 
			42.5 | 
			7 | 
		
		
			| 汕头 | 
			20.5 | 
			47.3 | 
			8 | 
		
		
			| 湛江 | 
			19.1 | 
			44.8 | 
			9 | 
		
		
			| 茂名 | 
			18.9 | 
			43.6 | 
			10 | 
		
	
 
 
  (五)创新引领增强,“十大类别”竞相发展。广东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2015年广东R&D经费支出1798.17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占GDP比重达2.5%。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实现增加值105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达13.7%,高出GDP年均增长5.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15年比2011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除生产性支持服务低于GDP增长外,其他九个类别均高于GDP增长,特别是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金融服务年均增长分别达13.7%、12.0%和11.5%,分别高出GDP增长5.2个、3.5个和3.0个百分点。
 
表6 2011-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 行业分类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1-2015 | 
		
		
			| 生产性服务业 | 
			10.4 | 
			10.9 | 
			9.5 | 
			9.0 | 
			10.1 | 
			10.0 |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8.8 | 
			10.7 | 
			18.0 | 
			14.4 | 
			16.9 | 
			13.7 | 
		
		
			| 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12.3 | 
			14.3 | 
			9.6 | 
			11.5 | 
			5.3 | 
			10.6 | 
		
		
			| 信息服务 | 
			17.3 | 
			10.0 | 
			3.7 | 
			8.3 | 
			9.8 | 
			9.7 | 
		
		
			| 金融服务 | 
			0.9 | 
			8.4 | 
			16.0 | 
			8.9 | 
			24.5 | 
			11.5 |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8.7 | 
			7.7 | 
			8.4 | 
			7.4 | 
			23.7 | 
			11.0 |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18.3 | 
			8.5 | 
			14.2 | 
			7.1 | 
			12.0 | 
			12.0 | 
		
		
			| 商务服务 | 
			12.0 | 
			9.9 | 
			8.0 | 
			11.5 | 
			7.6 | 
			9.8 |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14.2 | 
			12.5 | 
			2.6 | 
			8.5 | 
			17.7 | 
			11.0 | 
		
		
			| 批发经纪代理服务 | 
			12.8 | 
			13.9 | 
			10.6 | 
			7.4 | 
			1.8 | 
			9.2 |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9.2 | 
			7.9 | 
			6.2 | 
			7.2 | 
			6.6 | 
			7.4 | 
		
	
 
 
  (六)制造业融合程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增强。根据投入产出结果,从使用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给制造业使用占比从2002年的24.1%提高到2012年的25.3%,制造业产品用于生产性服务的占比从2002年的3.0%提高到2012年的4.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投入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中间消耗系数从2002年的0.150提升到2012年的0.222,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制造业融合于生产性服务程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从2002年的0.811提升到2012年的0.840,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在增强。2012年对生产性服务融合度比较高、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工业,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的贡献程度分别为12.7%、5.0%、3.4%。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表7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及其分解
	
		
			| 行业分类 | 
			2012年 | 
			2012年 
			位次 | 
			2002年 | 
			2002年 
			位次 | 
		
		
			|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 | 
			0.840 | 
			-- | 
			0.811 | 
			-- | 
		
		
			| 制造业(扣除生产性服务业) | 
			0.269 | 
			-- | 
			0.200 | 
			-- | 
		
		
			|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 
			0.106 | 
			1 | 
			0.028 | 
			2 | 
		
		
			|      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 | 
			0.042 | 
			2 | 
			0.025 | 
			3 | 
		
		
			|      化学产品 | 
			0.029 | 
			3 | 
			0.035 | 
			1 | 
		
		
			|      食品和烟草 | 
			0.021 | 
			4 | 
			0.017 | 
			5 | 
		
		
			|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 
			0.020 | 
			5 | 
			0.006 | 
			10 | 
		
		
			| 生产性服务业 | 
			0.397 | 
			-- | 
			0.431 | 
			-- | 
		
		
			| 其他行业 | 
			0.174 | 
			-- | 
			0.180 | 
			-- | 
		
	
 
注:本表利用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投资力度不够。2015年生产性服务主要相关行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合计投资占比仅为16.5%,比2010年还低3.6个百分点,虽然2011-2015年批发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均投资增长达42.7%、26.2%、21.0%,但2015年占投资总额仅为1.2%、0.4%、0.7%,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偏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规模远低于江苏的水平,特别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仅为江苏的75.1%、27.9%、36.8%、60.7%,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仍有待提升。
  (二)比重提升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其占服务业比重近年提升缓慢,且2015年低于2010年。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占较大份额,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批发业全部计入生产性服务业中,而批发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增长缓慢,特别是2015年受出口下降的影响,出口关税呈现负增长,引致批发业增加值仅增长2.1%。同时批发业是2010-2015年十大类别中平均占比份额最高的行业,批发业增速的过快下降,直接拉低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另一方面,在服务业中,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产业部门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健康服务的卫生产业都在加快发展。特别是近年广东改善公共服务环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虽按可比价增速低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但按现价计算,远快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挤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伴随着服务业内部竞相发展,未来几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升仍比较困难,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表8 2010-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单位:%
	
		
			| 行业分类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 生产性服务业 | 
			53.5 | 
			53.3 | 
			53.6 | 
			53.1 | 
			53.0 | 
			53.1 |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2.3 | 
			2.3 | 
			2.3 | 
			2.5 | 
			2.7 | 
			2.9 | 
		
		
			| 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5.9 | 
			5.6 | 
			5.8 | 
			5.5 | 
			5.7 | 
			5.6 | 
		
		
			| 信息服务 | 
			6.7 | 
			6.4 | 
			6.4 | 
			5.9 | 
			5.9 | 
			6.2 | 
		
		
			| 金融服务 | 
			9.6 | 
			8.8 | 
			8.7 | 
			9.2 | 
			9.2 | 
			12.4 |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1.1 | 
			1.1 | 
			1.0 | 
			1.0 | 
			1.0 | 
			1.1 |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0.3 | 
			0.4 | 
			0.3 | 
			0.4 | 
			0.4 | 
			0.4 | 
		
		
			| 商务服务 | 
			6.5 | 
			6.8 | 
			6.7 | 
			6.5 | 
			6.7 | 
			5.9 |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2.0 | 
			2.0 | 
			2.0 | 
			1.9 | 
			2.0 | 
			2.1 | 
		
		
			| 批发经纪代理服务 | 
			12.0 | 
			13.0 | 
			13.5 | 
			13.6 | 
			13.1 | 
			10.3 |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7.2 | 
			7.1 | 
			6.9 | 
			6.5 | 
			6.5 | 
			6.3 | 
		
	
 
 
  (三)地区过于集中。广东生产性服务业过分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全省区位商在0.8以上的仅有6个市,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类别看,生产性服务业过分地集中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区位优势也集中在深圳和广州2个市,其区位商分别为1.64、1.63,而21个市中有13个市区位商小于0.4,反映广东生产方式仍然粗放。信息服务具有区位优势的仅有深圳、珠海2个市,而经济总量占全省最大份额的广州在信息服务业上还不具区位优势。具有金融业区位优势的仅有深圳、广州和珠海3个市,区位商分别为2.01 、1.22 和1.05。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大类具有区位优势的在3-7个市之间。
 
表9 2015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及主要行业区位商
	
		
			| 地区 | 
			生产性服务业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信息服务 | 
			金融服务 | 
		
		
			| 广州 | 
			1.47 | 
			1.63 | 
			0.98 | 
			1.22 | 
		
		
			| 深圳 | 
			1.25 | 
			1.64 | 
			1.91 | 
			2.01 | 
		
		
			| 珠海 | 
			0.93 | 
			0.74 | 
			1.02 | 
			1.05 | 
		
		
			| 汕头 | 
			0.75 | 
			0.26 | 
			0.80 | 
			0.34 | 
		
		
			| 佛山 | 
			0.59 | 
			0.68 | 
			0.68 | 
			0.38 | 
		
		
			| 韶关 | 
			0.77 | 
			0.43 | 
			0.47 | 
			0.43 | 
		
		
			| 河源 | 
			0.53 | 
			0.17 | 
			0.34 | 
			0.59 | 
		
		
			| 梅州 | 
			0.53 | 
			0.26 | 
			0.44 | 
			0.41 | 
		
		
			| 惠州 | 
			0.62 | 
			0.51 | 
			0.47 | 
			0.46 | 
		
		
			| 汕尾 | 
			0.47 | 
			0.11 | 
			0.56 | 
			0.26 | 
		
		
			| 东莞 | 
			0.97 | 
			0.78 | 
			0.92 | 
			0.77 | 
		
		
			| 中山 | 
			0.80 | 
			0.38 | 
			0.54 | 
			0.72 | 
		
		
			| 江门 | 
			0.65 | 
			0.67 | 
			0.81 | 
			0.75 | 
		
		
			| 阳江 | 
			0.59 | 
			0.29 | 
			0.62 | 
			0.25 | 
		
		
			| 湛江 | 
			0.70 | 
			0.31 | 
			0.49 | 
			0.37 | 
		
		
			| 茂名 | 
			0.69 | 
			0.29 | 
			0.50 | 
			0.23 | 
		
		
			| 肇庆 | 
			0.54 | 
			0.25 | 
			0.41 | 
			0.28 | 
		
		
			| 清远 | 
			0.81 | 
			0.16 | 
			0.33 | 
			0.51 | 
		
		
			| 潮州 | 
			0.58 | 
			0.28 | 
			0.68 | 
			0.48 | 
		
		
			| 揭阳 | 
			0.50 | 
			0.05 | 
			0.33 | 
			0.14 | 
		
		
			| 云浮 | 
			0.55 | 
			0.15 | 
			0.55 | 
			0.51 | 
		
	
 
 
  (四)结构层次低。广东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占比低,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相对高。2012年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消耗系数分别为0.0016、0.0014,还低于对废品废料业消耗系数0.0149,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呈“低端绑定”的现象。生产性服务业高度依赖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2015年仅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就达39.5%。而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相对不足,尤其是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低,仅为3.1%和1.5%,影响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与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
  (一)行业占比偏低。与国外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比较,广东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比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远低于美国、日本、台湾;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占比,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当,但低于日本、英国、法国;邮政电信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保险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占比与2005年前后时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研究发展与租赁商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10 广东2015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前后时期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单位:%
	
		
			| 行业 | 
			广东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日本 | 
			台湾 | 
		
		
			| 批发零售修理 | 
			10.6 | 
			11.6 | 
			10.3 | 
			10.4 | 
			12.5 | 
			14.3 | 
			21.9 | 
		
		
			| 运输仓储业 | 
			3.8 | 
			4.5 | 
			3.7 | 
			4.3 | 
			2.9 | 
			4.8 | 
			3.2 | 
		
		
			| 邮政电信业 | 
			1.6 | 
			2.7 | 
			2.0 | 
			2.1 | 
			2.5 | 
			2.4 | 
			2.1 | 
		
		
			| 金融保险业 | 
			7.9 | 
			7.1 | 
			5.0 | 
			4.9 | 
			8.0 | 
			5.3 | 
			7.4 | 
		
		
			| 研究发展与租赁商务 | 
			5.1 | 
			11.0 | 
			11.2 | 
			11.2 | 
			8.6 | 
			7.5 | 
			4.9 | 
		
	
 
 
  (二)融合度不够。从工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产业消耗系数看,广东工业对批发零售修理业消耗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批发零售修理与工业融合度高;广东工业对运输仓储业消耗系数好于台湾,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有明显的差距;广东工业对邮政电信业的消耗系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广东工业对金融保险业的消耗系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差距;广东工业对研究发展与租赁商务业消耗系数远小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反映广东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研发技术的投入还有待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广东制造业过多依赖物质产品的消耗,对服务业融合明显偏低,专业化技术服务不强,造成制造业生产粗放。2015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2%,明显低于2005年前后时期美国(34.3%)、日本(31.2%)、英国(35.5%)、法国(26.9%)、德国(32.7%)等发达国家水平。
 
表11 广东2012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前后时期工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产业消耗系数
	
		
			| 行业分类 | 
			广东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日本 | 
			台湾 | 
		
		
			| 批发零售修理 | 
			0.027 | 
			0.046 | 
			0.038 | 
			0.060 | 
			0.053 | 
			0.052 | 
			0.057 | 
		
		
			| 运输仓储业 | 
			0.019 | 
			0.028 | 
			0.025 | 
			0.025 | 
			0.030 | 
			0.024 | 
			0.010 | 
		
		
			| 邮政电信业 | 
			0.002 | 
			0.006 | 
			0.006 | 
			0.003 | 
			0.006 | 
			0.003 | 
			0.002 | 
		
		
			| 金融保险业 | 
			0.009 | 
			0.029 | 
			0.012 | 
			0.017 | 
			0.016 | 
			0.014 | 
			0.013 | 
		
		
			| 研究发展与租赁商务 | 
			0.015 | 
			0.044 | 
			0.076 | 
			0.089 | 
			0.069 | 
			0.063 | 
			0.027 | 
		
	
 
 
   (三)还不具备绝对优势。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比较,2015年广东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2.0个、0.8个、5.3个百分点,但低于北京、上海、天津29.1个、17.2个和1.6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相关行业数据看,广东批发业占GDP比重分别低于江苏、浙江、山东1.7个、2.1个和2.1个百分点,广东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略好于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综合来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于江苏,与浙江相当,高于山东。从2012年各省投入产出表数据看,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金融业区位优势明显,区位商分别为1.83、1.32和1.05,而批发和零售业(不包关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不具区位优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区位优势明显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区位商分别为6.0、2.5、2.1,虽然广东近年加大了科学和技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广东科学和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基础差,不具备行业优势。
 
表12 2015年东部主要省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单位:%
	
		
			| 行业分类 | 
			广 东 | 
			江 苏 | 
			浙 江 | 
			山 东 | 
		
		
			| 合计 | 
			26.6 | 
			28.0 | 
			26.9 | 
			23.1 | 
		
		
			| 批发业 | 
			5.3 | 
			7.0 | 
			7.4 | 
			7.4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0 | 
			3.9 | 
			3.8 | 
			4.0 | 
		
		
			| 住宿业 | 
			0.4 | 
			0.3 | 
			0.5 | 
			0.4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1 | 
			2.7 | 
			3.9 | 
			1.7 | 
		
		
			| 金融业 | 
			7.9 | 
			7.6 | 
			6.8 | 
			4.8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5 | 
			4.1 | 
			2.7 | 
			2.3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5 | 
			1.4 | 
			1.3 | 
			1.5 |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0.1 | 
			0.3 | 
			0.0 | 
			0.1 |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0.4 | 
			0.4 | 
			0.4 | 
			0.5 | 
		
		
			| 其他服务业 | 
			0.3 | 
			0.4 | 
			0.1 | 
			0.3 | 
		
	
 
 
  四、几点建议
  (一)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力度。依托现有的加工环节优势,加强信息、设计、研发、采购、储存、物流、营销、融资和技术支持服务等环节参与,延长产业链,通过“互联网+”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并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独立发展;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动力,提升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使生产性服务业从“低端锁定”向“高端发展”转变。
  (二)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服务业层次。制造业在整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的工具支撑,多为技术型经济、知识密集型经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其发展壮大能够直接在增量层面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合理布局,提升粤东西北地区集聚水平。加大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园区生产性服务平台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集聚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的服务水平;发挥广州、深圳的扩散效应,承接好珠三角服务外包,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四)依托“互联网+”,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加快电子商务在商业批发环节应用,加快传统批发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物流,提升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
  (五)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生产性服务水平。加强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引导投资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的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力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提高产业联动、工业设计引领水平,强化物流信息化应用,促进信息消费,推动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形成吸引高技术人才的环境。建立以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加大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人才,提升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供稿单位:国民经济核算处                
    撰 稿:杨少浪 李 华                  
 
  注:按照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标准,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10个类别,共涉及238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文中生产性服务业数据计算范围相对宽泛,生产性服务业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小类除货币银行服务外,其他全部计入生产性服务业。